2025 年 4 月18 日,由平果市卫生健康局主办的 “平果市病理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大会暨病理质量管理培训会” 圆满结束。右医附院作为百色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深度参与平果市病理质控小组筹建,通过党建引领、学术赋能、技术协作等多维举措,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为提升基层病理诊疗规范化水平注入强劲动能。

共建质控体系,夯实基层病理发展根基
在平果市病理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大会开幕式上,平果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施明锋正式宣读质控小组成立文件,明确小组以 “规范病理标准、强化质量控制、促进资源共享” 为核心目标,依托平果市人民医院平台,整合右医附院等上级医院优质资源,致力于构建区域病理诊断同质化体系,全面提升病理诊断准确性与规范性。

构建长效机制,打造全链条质控管理体系
平果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施明锋强调,平果市病理质控小组的成立是落实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重要实践。未来,在右医附院病理科技术指导下,要积极构建覆盖 “标本采集 - 诊断流程 - 报告审核” 的全链条质控标准,推行 “季度督查 + 年度考评” 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病理质量持续改进。右医附院病理科主任龙喜带教授表示,团队将充分发挥教学医院优势,通过 “技术帮扶 + 人才孵化” 双轮驱动,助力平果市建立 “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的病理人才梯队,推动优质病理服务惠及基层群众。

平果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施明锋讲话

右医附院病理科主任龙喜带教授讲话
学术精准赋能,破解基层病理诊疗难题
在学术交流环节,右医附院病理科专家团队针对基层病理薄弱环节展开系列专题培训:常规技术组组长黄秀松以《病理标本规范固定与质控要点》为题,系统解析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强化基层病理技术基础; 黄夏婷医师结合典型临床案例,深入解读《消化道疾病病理诊断规范与陷阱规避》,聚焦基层常见病变诊断难点,分享实战经验; 朱晓莹教授带来《消化道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前沿课程,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为基层病理医师搭建从基础技术到精准诊断的立体化知识框架。 平果市参会人员表示,课程内容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有效解决了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困惑。

右医附院病理科朱晓莹教授作《消化道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授课
深化区域协作,构建病理服务协同网络
会议期间,右医附院与平果市人民医院正式签署《病理技术服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区域病理专科联盟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双方将重点推进三大协同机制:一是 搭建 “两大平台”:分子病理诊断共享平台与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实现疑难病例实时在线协作诊断,提升基层复杂病例诊疗能力;二是 开通 “绿色通道”:建立分子病理标本基层采集 - 三甲医院检测的闭环式服务链,通过 “基层采样 + 精准诊断” 模式缩短患者报告周期; 三是实施 “精准帮扶”:右医附院定期派驻专家团队赴平果市开展技术带教、质控督导及学科建设指导,助力基层病理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此次合作是右医附院践行医联体建设责任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区域病理质量管理协同平台,既强化了基层医疗机构的 “造血功能”,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纵深下沉,为桂西地区肿瘤早诊早治、个体化医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树立了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文/黄秀松 朱晓莹 陆飞燕 图/黄青松
一审/刘东亮
二审/王东栋
三审/陈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