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与培训>>正文
教学与培训
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进修和实习人员管理制度
2019-03-28 11:29  

为完善我科室的教学管理,提高医疗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特对申请来我科室实习、进修人员必须谨记并遵守如下规定。

一、病理科制度

1、活检组织标本应及时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注明姓名、年龄及科别,连同申请单及时送病理科。病理申请单上项目应逐项、仔细、认真填写。

2、送检脏器和较大的标本,不得任意切开和翻转,避免破坏解剖关系。对较小病灶应加以标记,不同部位的组织应分开装,并加以说明。

3、要求术中病理诊断(快速冷冻、快速石蜡切片)检查前,临床医师应提早一天通知病理科,并实行术前知情告知和签字制度。因故取消手术时,应及时通知病理科。

4、凡各科室需检癌细胞的分泌物,穿刺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立即送交病理科。盛检癌细胞标本的用具必须干净,以免污染,混淆诊断。

5、病理切片应编号长期保存。有价值的病理标本要妥善保管。活检大体标本一般保存半年。尸检大体标本一般保存数年。组织切片和蜡片以及有科研、教学价值的标本均应分类整理,长期保存。

6、活检小标本4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手术标本6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单件标本快速冷冻切片检查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书(特殊延发报告例外),细胞病理学检查2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

7、各类普查及有关科研材料需做病理检查者,应事先与病理科联系,共同协商解决。

8、院内借片需办理登记手续,院外借片需凭医疗单位证明经医务科批准。

9、尸检按《解剖尸体规则》执行。

二、病理标本签收、巨检工作制度

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填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申请单等,一律退回或暂不取材;接收活检小标本时,应仔细查对容器内有无组织块,如无组织块,拒绝签收。

2、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如果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拒绝退回。

3、标本由固定人员签收,或由当日巨检医师或记录者签收,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4、巨检时,每一例标本应在巨检前再进行一次检对,先登记、编号再取材,记录者应对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逐一加以叙述。

5、巨检时一人取材,一人记录,记录人员由技术员承担。

6、巨检由经过培训的病理医师严格按照《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描述和取材,复杂的标本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巨检,阅片医师均应亲自巨检。

7、每例标本取完毕后,应尽量作出肉眼诊断(印象),并签署巨检者及记录者姓名、日期,以便查对。

8、在每一标本巨检完毕后,必须冲洗刀剪等用具,以免互相污染。全部巨检完成后,必须整理台面,清洁用具,并将剩余标本按次序排好放入标本贮藏桶或柜中,以便复查。

9、剩余标本应保存3周以上,医院由专人与病理科正式工作人员当面交接后签字提取,统一按医疗废弃物送相应机构处理。诊断不明确或有其他问题者,应暂时保留。有价值的标本,应作妥善处理后保存。

10、切取的全部标本连同登记的组织块数,送交技术室,当面与技术员清点交接并签收。

三、病理诊断报告审核制度

1、病理诊断应严格按照《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实行上级医师复片和科内读片制度,并有相关完善记录。阅片前阅片医师要进行严格的查对制度:如切片编号及数量、临床资料及巨检所见等项要仔细查对清楚。

2、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实行上级医师复片和科内(院际间)读片及会诊制度,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如进一步了解病史,检查病员,选择相应的特染或免疫组化等技术,深切蜡块及查阅专业资料等。

3、病理诊断书应严格按照《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书写,肿瘤病理诊断采用WHO分类命名规范术语,妇科细胞病理学采用TBS报告系统。

4、要求术中病理诊断(快速冷冻、快速石蜡切片)检查前,临床医师应提早一天通知病理科,并实行术前知情告知和签字制度,标本接收及发出报告书时要注明时间(精确到分)。

5、若需重新取材、深切片或因做特染、免疫组化、脱钙、补充固定或会诊等原因而不能如期发出报告时,阅片医师要口头与临床医师联系或通过“延发病理诊断报告通知单”说明情况。

6、活检小标本4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手术标本6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单件标本快速冷冻切片检查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书(特殊延发报告例外),细胞病理学检查2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

7、所有病理诊断书由阅片医师亲笔签名,而不用名字图章;签名前要仔细查对诊断书内的各项内容,以防错漏;病理科要有病理诊断书备份存档,以便备查;相关病理资料规范、完整,并负责对出具报告提供解释说明。

8、病理诊断书经阅片医师核对无误后交专人发送至相关科室,并由该科正式工作人员签收。

9、病理医师一律不得签发假诊断报告。病理诊断书遗失,一般不予重发,特殊情况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后方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四、诊断室工作制度

1、阅片前阅片医师应进行严格的查对制度:仔细查对切片编号及数量是否与申请单一致,若有不符必须查明原因,直至确认二者完全相符,方能阅片;详细阅读病理申请单中的临床资料及巨检所见;因切片或染色质量不佳影响诊断时,应要求技术室重新制片。

2、阅片时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特点及组织数目,以免镜下阅片时遗漏小组织;镜下阅片必须先用低倍镜(“4×”或“2×”物镜)有序地全面观察切片的全貌及结构特征,然后在高倍镜下选择性地观察细胞的特征。

3、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实行上级医师复片制度;进一步了解病史,检查病员,必要时与相关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病理会诊,取得共识;选择相应的特染或免疫组化等技术;深切蜡块及查阅专业资料,开拓思路;重新复查大体标本,必要时重新取材。若通过上述措施仍难以做出诊断时,应送上级医院病理科会诊。

4、病理诊断书应严格按照《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书写,肿瘤病理诊断采用WHO分类命名规范术语,妇科细胞病理学采用TBS报告系统。

5、活检小标本4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手术标本6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单件标本快速冷冻切片检查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书(特殊延发报告例外),细胞病理学检查2个工作日内发出诊断报告书。

6、所有病理诊断书由阅片医师亲笔签名,而不用名字图章;签名前要仔细查对诊断书内的各项内容,以防错漏。

7、病理诊断书由阅片医师核对无误后交专人发送至相关科室,并由该科正式工作人员签收。

8、报告发出后,全部申请单及切片由阅片医师整理好,及时送交档案室归档,以便备查。

 五、技术室工作制度

1、巨检结束后,巨检医师向技术组当面交付组织块,点清组织块数量,记录并签收。有特殊要求的标本(如脱钙、糖原染色等)应当面向技术组说明,以便进行特殊处理。

2、技术员应认真做好查对工作,防止乱号错号,发现标本有误时,应及时与相关医师取得联系。

3、组织块包埋完成后必须清点蜡块数量,以防组织块在脱水、包埋过程中遗失。

4、制片过程应严格按照《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切片质量。

5、全部制片完成后交付阅片医师时,必须按照记录当面清点验收。

6、取材后的制片工作一般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

7、正确使用和爱护实验室内一切设备仪器,做好仪器设备的清洁与保养工作。

8、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保持实验室内明净、整洁。

9、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每日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10、工作人员间应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临床外检及各项的制作任务。

六、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

1、免疫组化试剂购进时,应登记该抗体的购进日期、保存方法和有效期。对超过有效期的抗体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常规染色的结果。

2、新购抗体应参照说明书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条件,摸索最佳稀释浓度;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及温度进行;如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阳(阴)性对照。

3、接收标本实行登记验收制度,建立登记本,并及时抄录或登记结果。诊断医师应在申请单上注明具体检测项目要求,并签名交付专门负责的技术人员执行。

4、制片过程中应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抗体的滴加量应适中,在取得最佳染色结果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抗体。

5、染色规程应严格参照《病理科免疫组化操作常规》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质量。

6、所有实验用器皿必须保持清洁,一次性移液器吸头不宜重复使用,以免抗体交叉;试剂配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试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性。

7、染色完毕,操作者应将所用的容器按病理科《各类容器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并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8、染色完成后的切片,贴好标签,放入特染/免疫组化切片盒中送交诊断医师。

9、诊断医师完成观察与诊断后,应及时将所有标记项目的结果记录于申请单上并发出报告。报告发出后应及时将实验资料送交档案室归档,以便备查。

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乙醇、丙酮、二甲苯等易燃、易暴化学试剂严禁在烤箱内加热操作。试剂应避光存放,避免阳光直晒,禁止接触明火及其他热源。危险或有毒试剂由专人专柜保管。

2、实验室严禁吸烟,不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实验室内必须安装通风排风设备,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专人管理,定期检修。

4、各种试剂应按规范要求购入,储藏,配制和使用,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并保证使用质量。

5、配好的试剂染料应盛于磨口瓶内,避光试剂必须用棕色瓶,需冷藏试剂应放置于冰箱内备用。

6、废弃试剂应统一收集于污水桶中,定期由专人提取倒入污水处理池中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交接签字工作,严禁随意倾倒入下水道。

7、各种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使用完后应关闭电源,以免意外发生。

8、每天下班前应注意关好门窗,以防偷盗。检查水、电是否关好,以防意外。

9、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规范配置科室用房、安装防护装置、采用各种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有害气体、液体及传染性标本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八、细胞学室工作制度

1、接收院内外送检的细胞学标本并签收,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及标本与申请单是否一致。

2、送检的痰液及体液等标本,取材后不必固定连同填写完整的申请单立即送病理科签收。标本瓶或标本盒上必须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科室。

3、技术人员对标本编号后应及时离心、涂片、固定、染色、封片编号,再送交阅片医师。

4、阅片医师阅片前应认真阅读申请单各项内容,仔细观察全片,结合临床写出诊断报告,交图文报告室打印后签字发出。

5、剩余标本应妥善保存,等报告发出后交保洁部门集中处理,严防标本造成环境污染。

6、报告发出后,应及时将涂片及申请单归档,以便备查。

7、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报告书于接收标本后2个工作日内发出。

病理科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尸体解剖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同时还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及临床医师和科研等各项工作。病理诊断报告书是关于疾病诊断的重要医学文书,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还具有法律意义。因此,来我科室进修实习的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上的规章制度并执行《临床病理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有关的病理操作规程,及时对标本进行检查和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认真对待临床医师就病理学诊断提出的咨询。

关闭窗口